來源:湖南生態環境 發布時間:2025-01-03
12月31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堅決打好全省大氣污染防治五個標志性戰役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盛才主持發布會并介紹我省“堅決打好全省大氣污染防治五個標志性戰役”相關情況,廳總工程師、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吳小平、執法局局長黃禮彬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是發布會實錄。
王盛才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由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對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我是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盛才,陪同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有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吳小平,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局長黃禮彬。
自2018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部部署實施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連續8年開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勢”,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逐年改善。今年截至12月29日,PM2.5年均濃度(35.7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44.5微克/立方米)下降19.7%,優良天數比例(89.4%)增加5.4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氣減少57天。從長期來看,我省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改善,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要求。但是大氣污染成因十分復雜,治理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一方面隨著攻堅戰不斷深入,我省一些結構性、趨勢性問題逐漸凸顯;一方面受氣候變化影響,我省近兩年不利氣象條件頻發,大氣自凈能力下降,導致部分大氣環境質量指標出現波動,尤其是PM2.5濃度有所反彈,成為制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短板。以此同時,國家的考核評價指標不斷加嚴,如2023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目標為35.9微克/立方米、2024年為34.1微克/立方米、2025年需進一步下降至33微克/立方米,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預計能實現同比下降,但未能完成國家考核目標,這也充分說明藍天保衛戰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必須久久為功、不懈努力。
今年11月22日,省委書記沈曉明,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到省生態環境廳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并召開座談會。曉明書記強調,要聚焦解決突出問題,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系統推進和重點攻堅、末端管控和源頭治理、深化改革和科技賦能“四個相統一”,以過硬舉措抓好大氣污染防治。要針對影響我省空氣質量的重點領域排出優先序、打好組合拳,以標志性戰役為引領,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解決,一年接著一年抓,壓茬推進、滾動實施、久久為功,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實現根本性好轉。偉明省長強調,要把大氣污染防治擺在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位置,樹牢“立足自身”理念,把著力點放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上,堅持移動源、工業源、面源“三源并重”抓系統治理,突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用”抓能力提升,嚴格屬地責任、部門責任、企業責任“三責并舉”抓工作落地,堅決完成目標任務。
為落實曉明書記、偉明省長調研講話和指示精神,省生態環境廳根據全省最新的PM2.5源解析結果(移動源是第一大源,貢獻占比平均為27.5%;揚塵源是第二大源,貢獻占比平均為25.4%;工業源是第三大源,貢獻占比平均為23%;其他固定燃燒源、生物質燃燒源、餐飲油煙貢獻占比分別為10.6%、8.2%、5.3%),劍指各領域短板弱項,會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關于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關指示精神 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五個標志性戰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擬從2025年至2029年,聚焦移動源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工業企業污染防治、餐飲油煙污染防治等五個方面,滾動開展五大標志性戰役,靶向發力,攻堅克難。《通知》日前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并以省生環委名義印發。上周五,省人民政府李建中副省長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對五個標志性戰役進行安排部署,并啟動2025年移動源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會議要求,要提高站位,堅決扛實扛牢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政治責任、工作責任;要系統施策,堅決打好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要突出重點,堅決確保移動源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首戰首勝。
五個標志性戰役的總體要求和目標是: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打好五個標志性戰役為牽引,強力壓降PM2.5濃度,有力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力見效、走深做實,在完成國家時序考核指標的同時,爭取全省PM2.5年均濃度每年下降1微克/立方米;到202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內;到2035年,達到基本建成美麗湖南的大氣環境質量目標。
2025年,重點打好移動源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聚焦新能源車推廣、高排放車輛和機械淘汰、綠色運輸體系建設、船舶岸電使用和機動車達標監管,著力推進以下任務:1.完善和落實新能源車推廣扶持政策,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加大財政獎補支持力度,鼓勵提前淘汰高排放車輛和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3.推動岸電設施標準化、便利化建設和改造,船舶靠港基本使用岸電,提升岸電設施使用率;4.建立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驗倒查審核機制,強化機動車達標監管。
2026年,重點打好揚塵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聚焦裝配式建筑推廣、工地揚塵管控和道路清掃保潔,著力推進以下任務:1.推廣裝配式建筑全過程標準化試點成果,進一步豐富項目庫,提高裝配率統計認定標準,推進裝配式裝修;2.在建工地項目全部安裝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在主要出入口安裝車輛沖洗監控系統,實現工地揚塵數據實時采集、上傳、預警;3.全面推行高效無塵的機械化道路清掃作業模式,優化人機作業比例,提高城市道路保潔質量和效率。
2027年,重點打好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標志性戰役。聚焦秸稈收儲體系建設、市場利用主體培育、秸稈科學還田和禁止露天焚燒,著力推進以下任務:1.在秸稈產地半徑合理區域內建設一批可持續利用的收儲點,完善各方利益聯結機制;2.扶持并發展一批綜合利用主體,延伸產業發展鏈條;3.支持對水稻收割機加裝秸稈粉碎裝置,分區域分作物推廣秸稈低茬收割、粉碎還田、深耕覆蓋等還田模式;4.完善并推廣集中有序焚燒試點經驗,健全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管控機制。
2028年,重點打好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聚焦地方排放標準制定、工業企業深度治理改造和涉VOCs產業集群整治,著力推進以下任務:1.完善和實施工業企業地方排放標準;2.鞏固提升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超低排放技術水平,持續開展磚瓦、陶瓷等行業深度治理;3.全面推動清潔能源和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進一步提高環保績效A、B級及引領性績效等級企業占比。
2029年,重點打好餐飲油煙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聚焦監管體系完善、源頭達標治理和餐飲服務單位布局優化,著力推進以下任務:1.完善部門協調聯動的監管體系,加強規劃準入、日常監測、行政執法的閉環管理;2.推廣與普及餐飲油煙排放和凈化設施狀態智慧監測,強化油煙達標排放;3.持續優化餐飲服務單位布局,開展集中式餐飲油煙治理項目建設。
為了確保工作質效,省生態環境廳將認真履行省生環委辦職責,一是抓好統籌謀劃,組織省生環委各成員單位、各市州結合實際逐項逐條抓好落實。二是加強調度督辦,建立五大標志性戰役統籌協調機制,定期研究和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三是強化結果運用,把標志性戰役開展情況納入對省直相關部門、市州黨委政府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內容。
下面請記者朋友們提問,謝謝!
中國環境報記者
根據五個標志性戰役安排,2025年重點打好移動源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請問將從哪些方面著力推進?
吳小平
謝謝您的提問!關于“移動源”的概念,大家可能有點陌生,其實它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簡單來說就是機動車以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鐵路內燃機車、飛機等非道路移動機械。截至2024年12月,全省機動車保有量為1783萬輛,其中汽油車約1100萬輛、柴油車81.94萬輛,非道路移動機械13萬輛。
加強對移動源排氣污染的管控,可有效降低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濃度,是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的主要手段。移動源污染是影響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從PM2.5源解析來看:移動源是第一大源,各市州平均貢獻占比為27.5%,張家界、長沙占比相對較高,分別為37.5%和32.9%。從污染物排放總量來看:我省移動源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的年排放量分別為15.4萬噸、3.7萬噸,分別占全省污染物排放量的49.0%、24.7%;其中重型柴油貨車公路運輸排放突出,占氮氧化物排放量的44%左右;非道路移動機械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占排放總量的27%左右。從交通結構來看:2023年全省公路貨運量占比87.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3.7個百分點,長沙市公路貨運占比更是高出全國近22個百分點;全省柴油貨車保有量82.3萬輛(中重型58.3萬輛),其中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還有11.8萬輛(中重型5.4萬輛);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比例目前統計只有54%,低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56%);全省編碼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12.55萬輛,大部分未安裝尾氣凈化裝置。
因此,省生態環境廳將移動源污染防治作為五大標志性戰役第一仗,通過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淘汰超標排放車輛和機械,持續推進綠色運輸體系建設和移動源監管執法,進一步降低全省移動源污染物排放總量。方案從四個方面總共鋪排了四個大的方面13項具體任務。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包括強化新能源汽車推廣協調機制、完善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扶持政策、提升公共服務及公務領域新能源車滲透率、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等5項任務。通過完善我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的具體問題;通過制定出臺省級新能源汽車財政獎補等支持鼓勵政策,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通過加大公共領域和公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提升領域內新能源車占比;通過重點推動公路沿線、農村地區、居民小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場景充電設施建設,基本形成城市面狀、公路線狀、鄉村點狀布局的充電網絡;通過舉辦新能源汽車下鄉系列活動,依托“惠購湘車”等活動,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以舊換新力度。二是加快淘汰超標排放車輛和機械,包括推進老舊車輛和機械淘汰更新、加強作業車輛和機械的更新淘汰力度等2項任務。通過繼續實施財政獎補等支持鼓勵政策,支持鼓勵提前淘汰高排放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農業機械,加快推進鐵路貨場、物流園區、港口、機場、工礦企業內部作業車輛和機械新能源更新改造。三是推進綠色運輸體系建設,包括推動貨物運輸綠色轉型、提升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和使用率、完成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等3項任務。通過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進“多式聯運”“散改集”“外集內配”等運輸模式,大幅度提升全省鐵路、水路年貨運量;通過加強岸電設施標準化、便利化建設和改造,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常態化。四是強化機動車達標監管,包括強化交通管控措施、嚴格環保檢驗管理、強化重點行業企業用車大戶監管等3項任務。通過完善并嚴格執行高排放車輛城區道路禁限行政策,減少國Ⅳ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車進入城區;通過建設全省“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嚴格落實“檢驗-維修-復檢”閉環管理;推進重點用車單位在短駁及固定線路使用電動車輛或皮帶廊道代替柴油貨車運輸,提升重點行業企業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方式比例。
移動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涉及面廣、任務重、難度大,需要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攻堅合力。一是爭取政策,我們會爭取財政獎補等政策支持,通過財政資金的精準投入,進一步提升我省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和老舊車輛、機械的淘汰力度。二是加強協調,我們將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實施,《移動源標志性戰役實施方案》印發后,戰役責任部門將根據總體實施方案制定分項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目標措施、分解落實責任,全面鋪開各項任務。三是明確責任,省生環委辦將制定主要任務和指標分解清單,并明確到各省直部門和市州,省生環委將把標志性戰役開展情況納入對省直相關部門、市州黨委政府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內容。四是宣傳引導,我們將對標志性戰役動態、節點、推進過程、攻堅情況進行跟蹤報道,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營造強勢推進藍天保衛戰的良好氛圍。
在方案推進過程中,我們會堅持“車、油、路”相統籌的工作思路,綜合運用法治、經濟、技術和行政手段,切實推動移動源減排,助力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湖南廣播電臺記者
據了解,國家高度重視移動源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部等六部委統一部署了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工作,請問我省專項整治工作進展和成效如何,下步有什么安排和打算?
黃禮彬
謝謝您的提問!我省此次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策部署,加強移動源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舉措。主要目的是打擊和糾正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中的弄虛作假和不規范行為,在關鍵環節有效控制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污染,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交通運輸和市場監管部門密切合作、有效聯動,截至目前,已對全省512家機動車檢驗機構和183家維修機構進行全覆蓋排查檢查,對117家存在違法問題的機構立案查處,包括移送公安部門刑事立案1家,移送市場監管部門取消資質和停止營業8家,移送交通部門進行查處25家。同時,我廳發布兩批次10個典型案例,涵蓋為明顯排放黑煙車輛出具合格檢驗報告、換車替檢、換氣替檢、使用OBD作弊器或其他作弊裝置等八類問題,以及維修站不維修直接出具維修合格證或臨時更換污染控制裝置通過檢驗的兩類問題,強化警示震懾,進一步壓實檢驗機構主體責任。對發現的一般性問題,幫扶企業全面整改,確保全部問題整改銷號。目前,整改完成率為85%。
下一步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的長效監管制度和機制,包括推動湖南省移動源排放污染防治條例的制定工作,加強執法培訓、設備保障、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完善部門聯動執法機制;二是加強日常監管執法,將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納入各相關部門日常監管執法檢查計劃,同時,加強宣傳教育和社會監督,確保機構依法依規開展工作;三是推動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促進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健康有序發展。
王盛才
再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湖南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和各項標志性戰役,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貢獻者,藍天白云、繁星閃爍,人人參與、人人共享,這一切都離不開記者朋友們的宣傳引導和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明天就是元旦了,祝大家新年快樂、工作順利,新的一年請大家繼續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