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湘潭生態環境 發布時間:2024-12-16
136億元,86個綠色低碳項目,減少碳排放385萬噸!這是2022年8月,湘潭入選全國首批、我省唯一的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以來,湘潭交出的“答卷”。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城市綠色轉型與發展的任務被賦予了新的重要性,而氣候投融資亦隨之步入加速發展的階段。
如何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成為湘潭試點的“必答題”。經歷兩年多的探索,湘潭市搭建了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第三方投資機構等多方溝通、合作、共享平臺,匯聚了生態及金融資源,共同推進低碳轉型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雙碳”時代湘潭的綠色競爭力。
低息貸款投向低碳領域
氣候投融資就是投入“金山銀山”保護“綠水青山”,再讓“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湘潭河西污水處理廠就是這樣一種模式。它乘著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的東風,因地制宜盤活閑置的屋頂資源,將“光伏+水務”項目納入氣候投融資項目庫,獲得銀行長期低息貸款支持,建成湘潭首個實現并網發電的“光伏+水務”示范項目。
項目總裝機容量3.07兆瓦,每年可提供約261.8萬千瓦時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44噸,既節約電費又保護環境。“湘潭搭建了‘政企銀’橋梁,出臺了很多試點城市配套政策,助力我們從銀行獲得長期低息貸款,解決了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面臨的資金難題。”潭州新能源財務部副部長張欣安介紹。
在氣候投融資勁風吹拂下,湘潭“光伏+”等新能源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石壩口水庫漁光互補光伏項目下可養魚、上可發電;萬樓新城片區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利用湘江水及水源熱泵技術為萬樓新城內建筑集中供冷供熱;這些項目不僅可大幅節約標煤,還可大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讓個人也享受到“綠色”紅利。湘鄉市東郊鄉村民劉毅軍在湘鄉市村鎮銀行成功辦理了“光伏貸”,10萬元貸款助力他成功安裝光伏發電設備。“這個‘陽光存折’不僅能滿足日常家庭用電需求,還可將多余的電售賣給電力公司。”
湘潭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湘潭市積極構建試點建設的管理體系及政策體系,搭建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和平臺,促進項目落地。兩年多來,有效引導136億元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實施綠色低碳項目86個,涵蓋鋼鐵、電力、交通、建筑等多個行業,累計減少碳排放385萬噸,湘潭能耗和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氣候金融拓寬資金渠道
在氣候投融資新形勢下,氣候金融應運而生,成為湘潭金融新賽道和新機遇。
“沒想到排污權也能申請貸款,‘無形資產’變成‘真金白銀’。”湘潭一家專注于棉紡織加工的省級龍頭企業,去年底就用排污權抵押獲得農發行岳塘區支行7000萬元貸款,幫企業解決了提升產能、升級設備所需的資金難題。湘潭市成功申報湖南省首批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試點城市以來,共發放排污權質押貸款1.157億元。
在湘潭,“碳賬戶”也能撬動綠色大發展。作為湘鄉市首批進行碳核算的工業企業,金融機構為其發放綠色貸款1100萬元。既解了企業急需流動資金的燃眉之急,又幫助企業將原有能源供應系統改造升級,采用天然氣,提高20%生產效率,減少90%的二氧化硫排放。
據悉,湘鄉市是省內首個對工業企業碳排放數據進行采集、核算、分析和貼標管理的縣(市)區,去年102家完成碳核算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擁有自己的“碳賬戶”。截至目前,湘鄉市11家金融機構參與“碳賬戶”金融應用場景試點,累計出臺29款綠色創新金融產品,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不同額度信貸支持。
湘鄉市還在東郊鄉滸洲村啟動個人“碳賬戶”試點,滸洲村已有2248名村民擁有自己的“碳賬戶”。其中,718名符合條件的村民共獲得4917萬元貸款支持。
湘潭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湘潭市有效應用氣候投融資工具拓寬資金渠道,推動湖南湘鋼集團成功發行以湘鋼超低排項目為載體的中期票據,發行規模10億元;成立低碳氣候股權投資基金,首期規模3億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引導轄區內銀行機構加大碳減排支持工具使用力度,3家企業獲得碳減排支持貸款5.42億元,促進金融工具綠色發展,綠色成果在湘潭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