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微課堂】“秸稈去哪兒了”系列報道⑧加工做飼料 廢棄秸稈成牛羊“營養美餐”

            來源:湘潭日報 發布時間:2024-11-22

            打印 | |   分享到:
            0

            “秸稈去哪兒了”系列報道⑧

            加工做飼料 

            廢棄秸稈成牛羊“營養美餐”

            原本廢棄的稻草秸稈,經過加工成了牛羊的“營養美餐”。近日,在湘潭市雨湖區湘潭平耕農機專業合作社里,一袋袋秸稈經過加工后變身成為一包包飼料,既解決了秸稈還田問題,又產生了經濟效益。

            640.webp.png

            在合作社新建的廠房內,堆放著一捆捆從田間打捆回來的稻草秸稈。旁邊的加工車間內,只見秸稈從進料口進入,通過秸稈二次加工生產線攪拌、切碎、揉絲,形成碎秸稈,經傳送帶輸出,形成符合要求的飼料。兩臺機器,一臺一天工作八小時能碎30噸秸稈,另一臺約為15噸。“加工后的秸稈銷售價為1000元/噸,比未加工高出300元/噸?!逼礁r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軍徽說。

            640 (1).webp.png

            “天晴收秸稈,下雨加工送牛場?!敝苘娀崭嬖V我們,他不僅收稻草秸稈,還收玉米、花生秸稈,加工成飼料后,銷往長株潭、邵陽、永州、衡陽、雙峰等地的養牛、養羊場。

            “秸稈是好東西,牛羊吃了容易消化,生長快?!敝苘娀战榻B,秸稈中含有的大量可利用纖維、粗蛋白等營養物質,是牛羊等草食動物良好的粗飼料資源。秸稈供羊牛做飼料促進生長發育,能做到不與人爭糧,是節糧型畜牧業。秸稈通過牛羊消化后過腹還田還能為土壤提供優質的有機肥,將部分有機質重新歸還土壤,提升耕地質量。

            640 (2).webp.png

            周軍徽從2013年開始水稻規模化種植,從最初的幾十畝到如今1500多畝。從2022年成立合作社,開始摸索秸稈綜合利用,打起了秸稈的“生意經”。近兩年來,他投入了280多萬元,建立了4000平方米的秸稈綜合利用廠房,投入300多萬元配備了稻谷收割機、秸稈打捆機、秸稈抓機,建設了秸稈二次加工生產線,推動秸稈綜合利用。

            周軍徽介紹,他還以低價為長城鄉、姜畬鎮等周邊鄉鎮農戶提供機耕、機插、機收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服務作業面積達2500余畝,年回收和加工秸稈約2000噸。

            “除去成本,秸稈一年增收幾十萬元?!敝苘娀照f,過去秸稈焚燒還田,造成環境污染。如今,合作社對秸稈進行綜合處置,做成飼料,不僅減少了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彌補優質飼草缺口、保障畜產品供給、推動種植業和養殖業高效結合,還為當地提供了就業機會,為合作社和村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