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微課堂】“秸稈去哪兒了”系列報道⑥丨先制菌棒再作營養土 秸稈充分利用不浪費

            來源:湘潭日報 發布時間:2024-11-21

            打印 | |   分享到:
            0

            “秸稈去哪兒了”系列報道⑥

            先制菌棒再作營養土

            秸稈充分利用不浪費

            在湘潭綠豐保鮮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豐公司”),秸稈綜合利用又是另一番景象。

            640 (2).webp.png

            “秸稈經過一系列工藝后接種培育,7月至9月種草菇,10月到次年4月種平菇,種完蘑菇又制成有機營養土,可以種花卉、盆栽。”11月6日,綠豐公司副總經理何密方給我們展示了秸稈全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優勢和過程。

            綠豐公司是一家集蔬菜、食用菌種植、銷售及配送等為一體的公司。2020起,公司提出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思路,2022年、2023年公司在雨湖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的引領下,探索研發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將回收的秸稈通過破碎、好氧發酵、高溫消毒、接種、培育等工藝,形成食用菌基料。

            640 (1).webp.png

            “秸稈制成的菌基料與菌種結合發酵后長出蘑菇,送往泉塘子示范園種植3至4個月后,基料不再適合種蘑菇,但還可以再利用。”何密方介紹,公司借助有機物好氧連續發酵槽技術,將秸稈、沼渣與粉煤灰等混合進行肥料化利用,形成有機肥營養土,既可以反哺還田作肥料,也可種植花卉、盆栽。

            “現在城里很多人在陽臺上種盆栽,這種營養土有機質含量≥90%,能促進團粒結構形成,保水保肥的同時,透氣性好,不板結,能為盆栽提供足夠的養分。”何密方說。

            近兩年以來,公司投入1500萬元擴大了食用菌基料生產線和有機肥營養土生產線,對設施設備進一步升級。目前基料化利用規模為3000噸/年,有機肥營養土生產規模5000噸/年,實現了對廢棄物全資源化綜合利用。公司年產蘑菇5000噸,鮮菇和干菇被銷往社區門店、批發市場以及合作企事業單位食堂。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