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幸福 見證湘潭城發集團國企責任與擔當

            來源:紅網 發布時間:2024-09-29

            打印 | |   分享到:
            0

            9月29日9時許,隨著路障水馬的緩緩移開,楊梅洲大橋逐漸熱鬧起來,一排排汽車在橋上來回穿梭,奏響了城市發展的樂章。備受市民期待的湘潭楊梅洲大橋實現順利通車,振奮人心、意義非凡。

            很長一段時間,楊梅洲大橋對于湘潭人來說都是一塊“心病”。為什么這么說?且聽湘C君慢慢道來……

            圖片2.jpg

            楊梅洲大橋順利通車實景圖。

            2016年,橫跨湘江的楊梅洲大橋啟動施工建設,但因舉債原因,于2019年被迫第一次停工。這時,大橋的總體進度完成約30%。

            2020年11月,項目重新啟動。而到2021年11月,政府投資項目實行財政開工核準制,因化債壓力巨大,嚴禁新增政府隱性債務,項目再次遭遇停工。

            楊梅洲大橋自開工以來,歷經兩次停工,進展緩慢,一度成為湘潭人調侃和自嘲的“靶子”,甚至有市民戲稱“通車難于上青天”。

            如今這塊“心病”摘除,“難于上青天的通車”也成為現實,對湘潭人來說是莫大的鼓舞與信心。

            其中,離不開作為業主單位的湘潭城發集團,面對困難不畏懼、不逃避,遭遇困境不拋棄、不放棄,用堅韌與創新打造了一個個精彩“橋段”,彰顯了城發人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再次也向世人證明了攻堅克難的力量。

            為全力做好楊梅洲大橋的建設工作,湘潭城發集團高規格成立以集團黨委書記為組長,城發·城建集團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的楊梅洲大橋項目建設專班,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安排部署在一線,攻堅克難在一線,督促問效在一線,同時采取“一天一巡察,兩天一調度、一周一總結”的工作方式,緊盯安全、質量和進度,24小時不間斷施工,日夜奮戰推動項目建設,全力打通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

            幸福橋上破解資金難題

            楊梅洲大橋建設,首要難題是資金。由于楊梅洲大橋位置特殊,位于湘江U型地帶,正是野生鯉魚的保護區,出于環保的需要,楊梅洲大橋必須實行一跨過江,這意味著大大增加了投資規模和建設難度。

            圖片3.jpg

            城發集團楊梅洲大橋項目負責人日常巡查。

            “楊梅洲大橋總投資規模達13億元,為了保障建設資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還是做了很多創新性的工作?!毕嫣冻前l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用“資源換資金”的方式有效解決了資金缺口的問題。

            與此同時,湘潭城發集團還成功爭取到國債、專項債等重要資金支持,為楊梅洲大橋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有效解決大橋建設的資金難題。

            科學預案推動大橋建設

            9月9日晚,楊梅洲大橋開始進行荷載試驗,48輛總載重1680噸的大貨車分批次開上橋面,進行長達10個小時的靜載試驗,對橋梁的整體承載能力及其功能進行檢驗。

            “我們邀請了專家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大橋主梁控制截面應變(應力)、主塔塔頂水平位移、典型斜拉索索力、橋面的撓度等內容進行現場研判?!背前l·城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向陽介紹。

            圖片4.jpg

            楊梅洲大橋橋面在進行全橋荷載試驗工作。

            楊梅洲大橋全長2400米。主橋為雙塔雙索面混合梁斜拉橋,兩座索塔分別高181米、181.68米,相當于64層樓高,是目前湘潭最高的建筑高度。同時,作為湘江上單跨最大的橋梁,楊梅洲大橋實現了“一跨過江”,建設難度不言而喻。

            湘C君在走訪中發現,大橋的施工建設遵循的就是“謀定而后動”。不管是鋼箱梁的吊裝,還是合龍的焊接又或者是荷載試驗,都經過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做好了充足的應急預案,確保工程質量精益求精。

            而在湘潭城發集團項目負責人辦公桌上的一本《楊梅洲大橋主梁合龍作業指導書》很好地驗證了這點。“為了能夠主橋順利合龍,我們提前了2個月進行大量準備,甚至編寫了作業指導書,把每項工作安排到人,時間精確到每小時?!睏蠲分薮髽蝽椖控撠熑伺礓J說。

            5月30日,大橋順利合龍,彭銳和大部分工友們一樣,眼中閃爍著淚光。淚水,終于忍不住滑落,滴落在冰冷的鋼鐵上,卻仿佛瞬間被賦予了溫度,那是對勝利的喜悅,也是對過往無數個日夜辛勤付出的最好詮釋。

            四方檢測構筑安全屏障

            安全難是工程建設繞不開的難題,對于楊梅洲大橋這種大型工程而言更是至關重要。在工程安全方面,大橋建設實行四方檢測程序,每道工序都需要通過項目部、監理方、第三方檢測單位及業主單位的四方檢測。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到位,并嚴格按照“一單五制”要求進行銷號解決。

            同時,采用“智能喇叭+監控+一鍵聯通”信息化安全監管系統,在面對大體積現澆箱梁施工、高處少支架拆除作業、鋼箱梁內有限空間等危大及超危大作業,嚴格執行“三令一審批一許可”制度,利用MIDAS模型計算分析斜拉索索力、主塔和鋼箱梁的線型變化,實時保障現場生產安全。

            楊梅洲大橋橋面在進行全面收尾工作(湘潭日報:方陽攝).jpg

            楊梅洲大橋橋面在進行全面收尾工作。方陽 攝

            湘C君的觀察+

            作為一座連接湘潭市內雨湖區和岳塘區的跨江大橋,楊梅洲大橋的通車不僅可以緩解河西、河東通道的交通阻力,還可以消除主城區大型車輛運輸材料進出時的安全風險,這對于湘潭人來說是一件喜事樂事。

            如今,楊梅洲大橋的口碑實現了令人矚目的“逆風翻盤”,從昔日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廣受贊譽,“楊梅”終“揚眉”。在湘C君看來,這背后凝聚了業主單位湘潭城發集團無數的拼搏與努力,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敬業、奮斗不止”的企業精神,為湘潭市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湘潭城發集團作為大橋建設的核心力量,從項目規劃到施工建設,都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以卓越的執行力和高效的團隊協作,確保了大橋建設的順利通車。

            一個個精彩的畫面,是對面臨困境而不放棄者的鼓舞,是對敢于擔當者的肯定,再次證明了只要不懈努力,美好的愿景終能變為現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