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奮斗者》報第44期:湘潭公園散記

            來源:《奮斗者》 發布時間:2022-11-04

            打印 | |   分享到:
            0

            湘潭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早進行解釋的是明代嘉靖時期的《湘潭縣志》,按照縣志中所說:“境瀕湘水,境內有昭潭,因以為潭名?!本褪钦f,湘潭在湘江之畔,而在境內昭山之下的湘江當中有個深潭,所以被稱為湘潭。其實,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湘潭很多地名都用到湖、塘、河等帶水的文字,如板塘鋪、云湖橋、易俗河等等。尤其是湘潭城區的公園命名更是如此:雨湖公園、木魚湖公園、湖湘公園、菊花塘公園等等。

            在湘潭城區所有的公園中,又以雨湖公園“資格”最老,也最容易觸發老湘潭人的記憶,那是九幾年到二零零幾年周末或節假日必去的地方。盡管那時進公園還需要購買門票,但大家都樂此不疲,常常是人員爆滿。園內湖水波光粼粼,岸邊柳條舒展,隨風漫舞。帶著家里老小,乘坐著小鴨、白鵝造型的腳踏游船,飄蕩在湖內,觀賞著園內的景致,最是愜意。公園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童年、少年、青年的腳印,那里有我們的青春與芳華,有親情、愛情和友情。

            近十多年來,可供湘潭市民閑暇游玩的場所越來越多。不說盤龍大觀園、窯灣、東方紅廣場、萬樓等知名景觀,單說家門口就是“三步一廣場、五步一公園”了。這其中又以公園最有特色:和平公園最莊重、雨湖公園最詩意、九華湖德文化公園最典雅、湖湘公園最大氣、滴水湖公園最精致、木魚湖公園最靜謐、碧泉湖公園最趣味……每一座公園都山水相依、綠樹成蔭、芳草鮮美、鮮艷奪目。或建幾座小橋橫跨于綠水之上,或修一條曲徑通幽于竹林之間,或屹立一座凌云之塔,或飛來一座臨水之軒。又添加了音樂噴泉、游艇等現代元素,植入了銀杏、桂花等名貴植物品種,提升了城市品位,豐富了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旅游不必去遠方,最美風景是故鄉。工作之余,閑暇之時,或約上三五好友,或全家出動,流連于城市各公園之間,春享百花秋賞月,夏享涼風冬賞雪,晨看旭日東升,暮觀晚霞滿天,真是人在畫中游了。拍一組人與自然的治愈美照,發一條得意洋洋的朋友圈,收獲一大堆親朋好友的點贊,多好!或許你并不好動,喜歡靜處,那就垂一根釣竿于碧水之上,或捧一本新書遨游于知識的海洋之中,同樣也是一種悠哉悠哉的美好感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湘潭近幾年繁榮起來的城市公園體現了人民對環保意識的覺醒,也代表著我們的城市正在一步步地向園林城市邁進,更是湘潭興旺昌盛的最好見證。愿我們的城市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