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奮斗者》 發布時間:2022-06-15
《奮斗者》第39期以“感恩”為主題征集了副刊作品,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散文《憶往昔歲月》、書法《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油畫《給母親的花》。
憶往昔歲月
■ 胡至祥
歲月悄悄流逝,旅途還未終止。人生漫長的歲月中,難免會有相遇與分別。即使親密無間也終會送別天涯;即使年少芳華也終會容顏消逝。追憶后悔已然無用,最多也只是揮手自茲去,在心中回蕩起蕭蕭班馬鳴。
夕陽的余暉在指尖沒落,悲愴得如同一次莊嚴的血色祭奠,挽歌于殤。在得知爺爺即將彌留的那天黃昏,我匆匆趕回家鄉,車站處看見那殘缺的夕陽,沉甸甸地在我心頭落下,一如爺爺的死訊。終究,還是沒能見到爺爺最后一面……
淚水從我眼角滑落的剎那,我憶起小時候。曾經,我指著上弦月不滿地問爺爺:“為什么月亮不圓?”曾經,我指著被秋風卷落的枯葉不甘地問爺爺:“為什么綠葉會枯?”爺爺都會笑答:“因為它們要美麗啊。”那時的我,并不懂為什么是這個答案。現在,爺爺的遺照就在我的眼前,他笑得那樣慈祥,似乎只是在遺照后那泛著木香的長盒子里安靜地睡著了。“是的,它們要美麗啊。只有殘缺的遺憾,才能融化自古文人墨客的情思,讓他們寫出或感傷悲憫或磅礴莊嚴的詩歌。”我輕輕地笑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曾在課業里背過東坡先生的這首《水調歌頭》。彼時的我,眸里倒映的只有“學習和成績”,看不透千年前詩人的情感,品不了千年前月圓月缺時遺憾的曠遠美麗。月無華,心亦冷。若月掩下光華,誰的心才會真正地冰涼?我以為的不眠夜,最后,還是在火車哐當聲中的夢境里遠去。
曾聽過這樣一首詩:
九葉重樓二兩,
冬至蟬蛻一錢。
煎入隔年雪,
可治世人相思苦疾。
可是,
重樓七葉一枝花,
冬日何來蟬蛹,
雪又怎能隔年,
相思又怎可解。
殊不知,
夏枯即為九葉重樓,
掘地三尺寒蟬現,
除夕子時雪,
落地已隔年。
過了離別時,
相思亦可解。
是啊!過了離別時,相思亦可解。一昧沉寂在悲傷中,終不過是庸人自擾,徒給自己增添傷悲。我相信,每天迎接的暖陽是爺爺在天上給我灑下的光明,他在天國一定也希望我能擁抱每天晨曦的第一束光吧。
書法 | 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
■ 陸長建
油畫 | 給母親的花
■ 李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