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們這樣干!

            來源:《奮斗者》 發布時間:2022-02-08

            打印 | |   分享到:
            0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戰決勝收官之年,湘潭城發集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守住化債底線,一手抓化債,一手抓發展,做實資產,提升經營能力,瘦身健體,推進公司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

            樹牢“三個觀念”

            在思想上進一步統一“三個觀念”:統一湘潭城發集團的企業定位,強化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辦事的競爭意識;深耕主業,找準子集團主攻方向,形成“專精特新”的發展格局;強化效益優先,在彰顯國企擔當的同時,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企業效益。

            細化“三大舉措”

            “瘦身”

            開展好全身體檢,解決機構人員冗雜、無效資產沉積等拖累集團發展的問題,刮骨療傷,減輕集團高質量發展包袱。

            一是繼續人員“瘦身”。 在2021年優化308人的基礎上,再繼續優化人員,進一步降低人工成本,爭取到2022年底,集團人員優化率達到26.6%。

            二是管理層級“瘦身”。全面清理、撤并一批三、四級子公司,全面壓縮管理層級和管理機構。

            三是中層管理“瘦身”。對集團中層管理人員進行全面梳理,淘汰一批經工作實踐檢驗難以勝任工作崗位的中層管理人員,選強配強管理層中堅力量。

            四是資產“瘦身”。處置一批無法產生經營性收益的資產,擠出資產中的水分,做實優質資產,降低負債率,提升優質資產與債務匹配率。

            “止損”

            深入挖潛降耗,實現降本增效。

            一是繼續加大降息降本的工作。在2021年的基礎上推動融資成本持續下降。

            二是嚴格項目概算、預算和審計。杜絕超預算、超概算問題,從嚴審計,確保節支率穩定。

            三是實現建管分離。加快建成項目的移交掃尾,做到“建一個成一個、交付使用一個、成功移交一個”,降低項目日常維護成本。

            四是加快“調停緩”項目的掃尾。經市委、市政府審批同意后,對“調停緩”項目進一步優化設計,減少工程造價和工程量,加快項目掃尾。

            五是實現統貸資金剝離。剝離九華、縣市區美麗鄉村統貸資金,實現貸款主體分離,通過降息止損,減輕運營成本。

            六是終止清算扭虧無望項目。終止清算一批投資虧損,且扭虧無望的項目,主攻“專精特新”項目。

            “造血”

            深耕主業,精準施策,精準發力,進一步提升集團“造血”功能。

            1.jpg

            ▲城發·潭州壹號院項目。

            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激活發展動能

            以黨建為引領,以“清廉城發”建設為作風保障,推動集團改革發展,筑牢國企發展的“根”和“魂”。

            一是做強主責主業。各子集團按照“專精特新”的要求,主攻1-2個領域,競爭類子集團積極創新,在2021年的基礎上,確保市場化業務再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功能類子集團加強監管,進一步降低項目成本、管理成本、運營成本,實現降本提效。

            二是強化激勵約束。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建立清晰的權責體系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進一步明晰權責邊界。加速推進職業經理人、項目負責制、跟投制等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內生動力,激發干事熱情,提高干部職工創業興業的主觀能動性。

            三是濃厚干事氛圍。集團黨委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貫徹執行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強干事創業的組織保障,人才保障,經費保障和紀律保障,馳而不息推進“清廉城發”建設,把“九個嚴禁”的規定融入工程項目、投融資、國有資產經營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全力打造風清氣朗的良好氛圍。

            以風險防控為底線,穩定發展大局

            一是持續穩妥化債。牢牢守住底線,確保剛兌不爆雷、征信不下降、資金不斷鏈;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化債形勢顯著好轉,扭轉困難緊張局面;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債務風險“軟著陸”,從根本上化解債務風險。

            二是積極爭取優質資產。著力解決“已征未拆”房屋、劃撥土地性質的直管公房、保障性住房等歷史遺留待注資產問題,爭取閑置資產注入,確保資產應注盡注。

            三是精心運營資產。以市場化運營方式,全力盤活現有資產。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大數據信息平臺,實現網上交易監管。用好用活處置、租賃、“租賃+合作經營”、自營等模式進行資產盤活,增加經營收入,提高出租率,真正做實資產,實現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以基建項目為根基,夯實發展基礎

            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兩條線三回歸”的原則和財政開工核準制實施項目。全年爭取專項債、預內資金等政策性資金不低于20億元。2022年已經過市財政開工核準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個,計劃投資5.3億元。其中,楊梅洲大橋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江南大道計劃投資3000萬元,通過專項債資金對應來源。另外,計劃通過城運基金、專項債、自籌資金,申報拱極路、觀湘路2個項目建設。一方面完善路網結構,增強片區配套,提振片區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另一方面,爭取代建收入,實現企業效益。

            2.jpg

            ▲楊梅洲大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以經營項目為抓手,引流發展活水

            不斷強化產業支撐,著力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做大產業項目。計劃重點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城區環衛一體化、加油站建設、濃縮液全量化處理、停車場及停車位特許經營、戶外廣告特許經營、萬樓歡樂城、砂石土礦資源等8個產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2.7億元。做實做大已投入運營產業項目。瞄準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發展前景光明的新興產業,嘗試開展股權投資。

            二是做強房產項目。計劃新建面積總計15.48萬平方米,著力建設潭州壹號院、中央公園、新景未來城、錦繡世家西苑二期、錦繡時代、濱湖西郡三期、北宸之光、時代公館、龍灣名苑等9大品質樓盤,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和規模效益,全年爭取實現銷售收入10.15億元。

            三是發展新型產業。重點發展綠色礦山產業,2022年控股或收購3家以上礦產公司,新摘牌2家采礦權,儲備1家,業務逐步從砂石土礦擴充到河道采砂、航道疏浚。同時著眼于大健康、特色產業等,加快項目規劃策劃和定點布局。

            以片區開發為依托,筑牢發展平臺

            2022年計劃出讓土地9宗,面積584.32畝,實現招商工作質的突破。

            3.jpg

            ▲湘潭市萬樓碧泉湖片區。

            一是創新開發模式。探索“產業+”、ABO、合作開發、代建等模式,加快片區招商引資和開發進程,實現產業與片區發展相互促進。重點加強萬樓碧泉湖、東坪、東二環片區土地一二三級聯動開發,打通產業與片區發展之間的屏障,先期在萬樓碧泉湖片區試點,發展中醫康養項目,推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廣開渠道,積極對接各大優質企業,拓展對外招商的廣度。梳理一批重點招商對象、招商項目,加大對目標地塊、重點片區、沉淀資產的招商推介。

            三是精研招商政策。全面研析中央、省、市最新政策動態,深入分析集團片區、土地的優勢,積極包裝策劃、推廣一批項目。

            新征程孕育新機遇,新使命呼喚新擔當,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湘潭城發集團將戮力同心,踔厲奮進,在共同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勇毅前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