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重磅發布:邀您開啟井岡山紅培之旅

            來源:文旅集團 發布時間:2021-06-17

            打印 | |   分享到:
            0

            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黨史國史教育的理想基地,是中國共產黨人回望初心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視察井岡山時提出“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井岡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堅持下去”。他強調,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多來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

            湘潭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產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經湘潭市委、市政府批準,市委宣傳部分管,由湘潭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與湘潭城鄉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國有文化企業,注冊資金5億元。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傳承紅色基因,根據黨史學習教育有關安排,文產公司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學員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全方位提升廣大學員的政治修養和業務能力,現面向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和各大中專院校師生發出誠摯邀請。

            我們邀請您通過井岡山紅培之旅一起學習井岡山的革命歷史,從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業績中獲得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學習井岡山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風范和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640.webp (4).jpg

            六種特色教學形式

            專題教學

            根據委辦方的需求,定制專題課程,把黨史、黨性教育和履職能力提升結合起來,做到按需施教、因人施教,讓培訓效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640.webp (5).jpg

            現場教學

            組織學員到革命老區的紅色舊居遺址實地學習,通過現場點評,現場講解,現場互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學習優良作風、樹立理想信念。

            640.webp (6).jpg

            訪談教學 

            組織學員與革命后代面對面交流,讓學員了解革命先輩鮮為人知的感人事跡,增進對革命先輩的敬仰和懷念,進而更加了解革命歷史,深刻感悟革命精神。

            640.webp (7).jpg

            體驗式教學

            通過設計特定的場景、人物、事件,再現歷史真情實景,由老師引導學員進入相關角色,學員親身體驗、實踐、感悟。

            640 (4).png

            紅色團建拓展教學

            紅色團建:開展組建紅四軍,開營破冰,戰斗任務比拼。重走紅軍路,感受紅軍在艱辛困苦的環境之下仍保持樂觀主義精神,凝聚團隊力量。

            640.webp (8).jpg

            互動教學

            通過教唱紅歌、教學演出等互動形式,讓學員在革命文化藝術的感染中汲取營養和精神力量,點燃革命激情,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640.webp (9).jpg

            六大特色教學點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為弘揚井岡山精神,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繼承革命先輩的遺志,1985年 ,井岡山人民在茨坪北山開始興建“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于1987年10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60周年之際建成并對外開放。

            640.webp (10).jpg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中國遺址性革命史類博物館。1959年建成開放,該館館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復制品2000多件。珍貴文物有當年毛澤東撰寫《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

            640.webp (11).jpg

            黃洋界哨口

            黃洋界哨口是著名的紅軍“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因毛澤東同志“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詩句而聞名。黃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

            640.webp (12).jpg

            茅坪八角樓

            井岡山斗爭時期,湘贛邊界黨、政、軍領導機關和紅軍后勤機關曾設立于此。八角樓是茅坪村謝氏慎公祠后面的一棟土磚結構的兩層樓房,因八角天窗而得名?,F樓內陳列著毛澤東當年用過的大硯臺、竹筒鐵盞青油燈等物品。

            640.webp (13).jpg

            小井紅軍醫院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在原寧岡縣茅坪村設立了一所簡易的后方醫院。曹镕任院長,肖光球任黨代表,曾志任黨總支部書記。醫院杉木皮蓋的屋面、全木質結構、上下兩層共32間的紅軍住院部,取名“紅光醫院”。

            640.webp (14).jpg

            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

            井岡山斗爭時期,大井是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多次在這里部署戰斗,粉碎湘贛敵軍多次軍事"進剿"。1961年經國務院批準,毛澤東舊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40.webp (15).jpg640.jpg640 (1).jpg640 (5).png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