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您的 請打開!

            發布時間:2020-06-28

            打印 | |   分享到:
            0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時隔千年,偉大詩人屈原的詩句,依然是激勵我們奮發進步的精神力量。當前“奮戰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節點將至,城發集團上下齊心,鼓足干勁,各單位、各項目你追我趕,齊頭并進,全力沖刺“雙過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讓忠誠至上、奮斗不止的“新城發新精神”有力彰顯。

            端午節,在這樣一個傳統節日里,古人們是怎樣歡度端午佳節的呢?讓我們一起與詩人們一起歡度佳節,和詩人們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樂吧!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節,用鹽佐食梅子,飲酒歡樂,木槿茂盛,蘆葦發出清香。在這樣的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長壽!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發髻上。希望與愛人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多么開心啊!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終身一世承載皇上的盛情。

            《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鸝時一弄,

            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端午節,用五彩的絲線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里,送給閨中女子,沐浴更衣,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

            《競渡詩》

            唐·盧肇石

            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節賽龍舟,熱鬧非凡。鼓聲擂動,船只齊發,爭先恐后,驚嚇得水鳥亂飛,只為奪得錦標。端午的龍舟,多么歡樂啊!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節,贈與我了一枝艾草,老朋友不在身邊,新知己遠在千里之外,一心為國家盡忠的人啊,已經白發蒼蒼。

            《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吃兩只角的粽子,帽子上插著艾蒿。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高興地喝酒。

            《食角黍懷江陵》

            宋·項安世

            經年不食三閭餌,一日相逢似故人。

            旋剝青菰香滿手,試餐黃顆軟粘唇。

            蔗漿下箸甘無敵,昌本浮杯小作巡。

            正是鄉人行樂處,畫旗鼉鼓隘江津。

            很多年沒有吃粽子了,偶然有吃到,就像看見故人一樣親切,馬上剝開粽子啊,手上都是香氣,咬一口粽子,金黃的糯米粘在嘴巴上,軟軟的。粽子沾一些糖漿啊,太好吃了!

            《謝人送粽》

            唐·楊巨源

            來時三月春猶在,到日端陽節又臨。

            珍重主人意勤腆,滿槃角黍細包金。

            端午節,友人送來了粽子,青黃的粽葉,包住黃燦燦的粽子,香甜可口,這份濃濃的情意,深深藏在心里。

            端午來了炎炎夏日,艾草銜香,城發集團再次祝您歲歲年年 端午安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