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總文化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開工

            發布時間:2020-06-03

            打印 | |   分享到:
            0

            中國城總文化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開工

            總投資約34億元,預計2022年5月竣工 曹炯芳宣布開工并講話

            湘潭在線6月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符瑤)盛世十八總,再造金湘潭。6月2日上午,中國城總文化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開工儀式在雨湖區十五總地塊舉行,項目將打造成湘潭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張新名片。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炯芳宣布項目開工并講話,市領導陳忠紅、周曉理、陳小山,湖南青旅源福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安福等出席。

            中國城總文化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地處湘潭千里湘江第一灣核心景區,位于雨湖區一大橋兩側,東至大埠橋,西至望衡亭,北接河西沿江路,南臨湘江防洪大堤,總用地面積156.9畝,總投資約34億元,由湖南青旅源福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全流程負責。項目以金湘潭商業文明為龍頭、“城總文化”為核心,營造產業平臺,打造集民宿、民俗、酒店、文創和文旅為一體的城市文旅產業綜合體,成為再現“金湘潭”輝煌歷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項目預計2022年5月竣工,將有力提升老城面貌,有效改善民生,并提供約5000個工作崗位。

            項目亮點頗多。注重挖掘傳統文化與塑造城市文旅新IP相結合,項目引用記載湘潭歷史文化的《竹枝詞》,融合打造“仁禮街”等9個具有十八總歷史記憶的文化活動廣場,圍繞二十四節氣和地方重要節日策劃文旅活動,并在方案設計中充分體現對場地周邊關圣殿、十二總碼頭等文物和歷史建筑的保護、控制與呼應。項目充分尊重“一江兩岸”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按照“三街九坊十八景”規劃結構延續“金湘潭”歷史,并將城總文化、湖湘文化、紅色文化融入到規劃、建筑及景觀中,對湘潭城總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項目的景觀設計和活動策劃還將老民謠的內容與碼頭和會館文化進行溯源結合,延續歷史文脈,讓豐富的街巷故事在新穎愉悅的文旅環境再造中得到重新展現。

            項目還將展現現代、活力、多元的商業服務,打造新鮮、時尚、創意的文旅秀場和文旅體驗。仁禮街、映月樓、添福樓、湘蓮坊等每一個廣場街道呈現十八總絢麗多彩的文化,獨具一格的文化互動廣場空間將給游客帶來滿載傳統湖湘文化的不同體驗;創意小品、雕塑、時光沙漏等精致而富有創意的景觀小品,點綴在街巷中,將打造成未來文旅文化傳播的網紅拍照地;劇場、廣場、戲院、茶館、秀場等表演場所演繹湘潭民俗、紅色文化等內容;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打造湘潭巡游、火龍夜游、湘潭之秀等視覺盛宴,讓夜間湘潭更具魅力……

            曹炯芳指出,此次項目開工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改革意義與文化意義。這一市場型項目是引導社會投資、支持民間投資、服務市場主體的具體體現,將進一步提高各方建設積極性、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這一引導意義對于湘潭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項目也是湘潭市平臺公司深化改革、走向市場、不斷做大做強的一次重要嘗試,希望借此推動湘潭市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使其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千年雨湖,歷史厚重,要讓老城煥發新顏,須借助文化的力量,希望通過文化賦能、精品打造、經典塑造,書寫雨湖文化的美好未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