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25
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要出臺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2月1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到了本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快進鍵”。可見,我們國家對“新基建”的部署是循序漸進的。
“新基建”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2019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明確指出要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所謂的“新基建”就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下表為部分城市發布的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數量和投資計劃。
通過表格可知,“新基建”已然成為今年的寵兒。
“新基建”早有蜻蜓立上頭
在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席卷全國。同期在武漢建設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運用“新基建”中5G技術,達到全國人民監工。運用大數據處理,使得整個工程有條不紊的進行。運用工業互聯網,達到第一時間資源互補。
“新基建”的浪潮下,我們如何乘風破浪
從“新基建”的核心要素與內容是智慧建筑、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市政,這些“新基建”內容設計院都是主體參與者,“新基建”對集團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
縱觀全局,“新基建”的浪潮已勢不可擋的趨勢向我們襲來。從集團工作出發、以設計院為例,從大數據中心的設計,到BIM技術的使用,設計院已經把握到當前“新基建”的大趨勢。但是這遠遠不夠。務必從以下幾個方面引起高度重視。
1. 觀念的轉變,特別是高層管理領導應達成共識,謀劃未來5~10年戰略發展之路。圍繞各個“新基建”以針對性思想變化才有未來。
2. 人才把握,①是引進“高手”。②是加強目前在職人員的對新技術的學習。要有系統的針對性的培訓計劃。③留住人才,對于已經“成型”的骨干要給予嘉獎和鼓勵。
3. 加快集團,尤其是設計院的信息化建設,完善并集成企業運營信息系統,管理系統。對此感覺較深是在設計院進行資料存檔。因項目存在多次修改,存檔人員疲于應付,未將資料按要求備份。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改變固有模式,采用數據手段對資料進行嚴格的控制。
4.針對“新基建”的核心要素與內容采用與之相對的管理辦法。例如設計院設計人員目前對接項目通常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去現場對接或者駐場工地兩種方式對工程進行把握。一是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重復往返工地,二是遇到新手施工方往往存在多次非必要性工地指導情況。對此浪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后者往往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撐,并不適用于較小工程。對此,以火神山醫院為參考,將現代BIM技術和5G技術實施起來。設計人員運用BIM技術將現場模型復原,通過5G技術實時監控項目,遠程就能了解到一線情況,有效解決以上所述問題。